取證難、檢測難、責任認定難 9成受訪者認為“三難”擋住食品消費維權
法制晚報訊 (記者張鑫)新《食品安全法》將于今年10月1日起實施。北京市消協上午發布了針對該法實施的調查報告。其中,雖然有近8成的消費者知道該法實施的時間,但是消費者認為食品問題取證難、檢測難、責任認定難成了維權的絆腳石,這“三難”得到了九成多消費者投票。
此次調查共收集到有效問卷樣本3750個。其中,3015名消費者參與問卷調查,735名經營者參與問卷調查。
新《食品安全法》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對于這一新規,57.61%的消費者認為“千元保底賠償”可以激發消費者依法維權積極性,69.39%的經營者認為“千元保底賠償”條款很好或可以理解。
在調查中,當被問及“您認為當前食品消費維權的主要困難”時,食品問題取證難、檢測難兩項均占到三成多,雙方責任認定難也接近三成。這“三難”被選擇比例累計高達96.21%。
市消協表示,當前食品消費維權主要難在取證、檢測和責任不好認定上,如何破解這“三難”是下一步亟須研究解決的問題。同時,北京市消費者協會下一步將邀請專家對調查結果和有關問題進行研討,并繼續關注新《食品安全法》實施后的貫徹落實情況。